栏目名称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学习

用脚步丈量闽东大地——赴宁德蹲点调研“调查研究下基层”

发布时间:2023-11-27   发布者:宣传部   浏览次数:18

35年前,习近平同志来到“老、少、边、岛、贫”的宁德,深入最基层、沉到最一线,寻思路、谋发展,解难题、安民心。35年来,宁德始终坚持“调查研究下基层”,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接续干,推动闽东大地旧貌换新颜。

到基层寻求“源头活水”

  “弱鸟如何先飞?”这是习近平同志到宁德以后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他通过调查研究最想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主题展外墙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是‘看准了’才来的”两句话,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古田县委党校讲师余红辉讲解到,“看准了”至少有两层意思,既指“看准了”这是闽东的“古田县”,也指“看准了”古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习近平同志两次走访香菇技术员彭兆旺,询问香菇技术“难题大不大,农民好学不好学、能不能接受,经济效益怎样,原材料多不多、市场好不好”,并鼓励他“再努力一点,尽快把技术传播出去”。

  在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福建天天源公司,调研组看到琳琅满目的食用菌产品。县委的负责同志说,现在的古田被称为“食用菌之都”,全县开发生产食用菌品种38种,全产业链总产值235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小小的蘑菇不仅帮古田百姓脱了贫,还实现了大大的发展”。

  当年在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魏新民向调研组介绍,“当时大家看到新书记是北京来的,都希望他多跑几个大项目、立马打一场‘翻身仗’,但他没有受这种情绪的影响,而是首先开展了一个多月的调研,跑了9个县区,还把浙江一些地方也看了”,“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到当时闽东不具备大发展的条件,从而确立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摆脱贫困等理念思路,为宁德地区发展标定了方位、指明了方向”。

  多年来,宁德始终用好“调查研究下基层”这个“传家宝”,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培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今天,宁德时代、青拓集团、三祥新材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企业,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宁德一跃成为全省第五、全国百强,“曾经的‘闽东老九’一去不返了”。

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

  “我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历久弥新。

  在宁德工作的一年十一个月内,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习近平同志去过123个。其中最偏远的寿宁县下党乡,让他留下了“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深刻印象。时任下党乡党委副书记刘明华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景,“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习近平同志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大家都感慨“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头一回见到这么大的官”。

  现在的下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鸾峰桥上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一派生机盎然,完成了从“五无乡镇”到“脱贫样板”的幸福嬗变。青葱掩映中的“难忘下党”学习基地,夜幕来临时灯光照耀下的碑坑山村“四下基层”实践锻炼基地,见证着“调查研究下基层”的新实践。宁德市级领导干部2年内走遍挂钩县所有乡镇、街道,县级领导走遍辖区所有村、社区,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科级干部普遍实行驻村、驻厂、驻项目制度和“蹲点手记”、“民情日记”制度,每周至少保证2天以上时间到基层;年轻干部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在拉家常、诉衷肠过程中,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形成“四同”实践活动新模式。福安市委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谈到,“扎下根去,深入基层,让干部和群众真正打成了一片”。

  金秋时节,黄振芳家庭林场满眼翠绿,树木蓊郁,生机盎然。置身于这样一个天然氧吧,清香袅袅,沁人心脾。周宁县委负责同志介绍,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山。习近平同志不到半年时间内3次到过这里,“带着三赴林场的调研成果,他写下《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文,非常有创见性地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今天的闽东大地,已经遍植绿树、漫山青翠,森林蓄积量达554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9.98%,绿色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在霞浦的海边,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民宿沿海而立。当地干部告诉我们,“近年来,县里专门组成调研组,到民宿发展较成熟的地区学习经验,在三沙镇、长春镇等乡村开展走访调研、蹲点调研、案例解剖式调研,组织文旅局、交通运输局、民宿业主、头部旅行社及部分乡镇负责人等召开座谈会,规范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现在的霞浦“遍地都是网红景,处处都是打卡地”。

“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深做细”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0月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的一段话,向世人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为民情怀。

  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村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处处充满畲族风情,村民在广场上休闲漫步,小孩追逐玩乐,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村党支部书记钟祖钦说,“当年总书记来调研,看到群众还居住在茅草房,感到很痛心,要求集中力量解决茅草房改造问题;后来又专程过来调研改造工作和群众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这么多年来,市里、县里对我们都很关心,好多次到村里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现在,老百姓都搬下来、富起来、兴起来了,大家都说‘住下来了,心就安下了’”。

  基层干部群众多次对调研组说,习近平同志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看路面、屋面、桌面,看田面、人面、市面;到老百姓家里,都要掀开锅盖、桌盖、铺盖,看看他们吃的什么、住得如何,询问他们家里几口人、靠什么挣钱、收入多少,掰手指认真计算一下,最后还要问问有什么困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宁德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介绍,“作为学习总书记为民情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举措,近年来,宁德市开展了‘调查研究下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等活动,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素质有了新提升,作风面貌有了新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调查研究下基层,源起于领袖的思与谋、促与推,贯穿着35年间闽东大地的翻天巨变,必将在新征程上愈加闪耀出真理的时代光辉。

(执笔: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