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12版高校新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项举措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4月13日,《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版刊发了题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项举措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文章。文章系统介绍了学校打造一支“心中有爱、手中有技、脚底有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举措。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以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铁职院”)通过实施大师名师领航、教师能力提升、人事制度改革、培育平台打造等举措,打造了一支“心中有爱、手中有技、脚底有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大师名师领航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一是聚焦需求,实施更加精准的引才攻坚战略。为突破地理位置限制,陕铁职院发挥行业优势,瞄准铁路智能建造、走向海外的发展趋势,出台《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校领导带队赴行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招揽人才,通过“破五唯”、重能力、绿通道、柔引进、提待遇、强福利等系列举措吸引包括全国劳模、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在内的41名领军人才来校兼职,6名国际教师来校任教。
二是立足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育才成长空间。印发《教学名师评选办法》等7项激励办法,推动校企双向互兼互聘,打通“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接续递进的教师发展进阶路径。通过校企共育、重点扶持,培育7人成长为省级教学名师,33人获得陕西省“三秦工匠”、五一劳动奖章、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三是强化服务,营造更加优质的人才保障环境。出台《高层次(特殊)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等5项制度,争取省级编制周转池计划30个,为高层次、急需人才优先入编。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提供保障住房,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畅通沟通交流渠道,高处谋划、细处着手,推动2人成长为二级教授,6人晋升三级教授,39名青年教师成长为专业带头人。
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为高水平成长注入充沛动力
一是推进教师团队建设,打造教学改革“助推器”。建筑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施工与维护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主专业的教师团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入选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师德建设示范团队,承担现代交通运输领域共同体牵头单位,带动8支校级团队成长。通过团队集成、资源整合,推动教师进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团队主持建设5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9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编撰的2部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奖,3部教材获“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奖。
二是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打造“双师”建设“加速器”。连续16年,每年选派50名教师“带着项目、带着技术、带着学生”开展为期半年的驻场实践。基于产教融合建设路径,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和标准体系,连续12年开展“双师”教师认定,83%以上的专业课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工作经验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三是加大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力度,打造技术服务“孵化器”。与中铁二十局等企业共建BIM技术应用中心、陕西省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与肯尼亚铁路培训学院共建培训中心,建设鲁班工坊;成立“渭南市乡村公路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洋县职业教育培训学院”。学校以“中心+平台+学院”为载体,开展教育帮扶等公益培训40余项,为肯尼亚、菲律宾、卢旺达等国家开展技术培训1.8万人次,承接横向技术服务合同金额4700余万元,BIM技术成果获奖13项。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为高标准激励提供稳定支撑
一是完善“岗位+职称”双线标准,畅通成长通道。修改完善全校各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形成部门职权清晰、岗位标准具化的权责工作体系,推进岗责一致、人适其岗。以党管人才、激发活力、分类评价、促进发展为基本原则,修订《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思政课教师单设组别、单设指标,使教师职称晋升通道更加顺畅、体系更加完备。
二是实施教师素质多维评价,推动分层分类发展。聚焦“双师型”教师发展所需的信息化教学、双语教学、社会服务、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探索形成“四维度三进阶”教师综合执教能力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挂钩,313名教师获得能力认定,促进教师多通道提升。从基本发展能力、教学与教研能力、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学生教育与管理能力等四个维度,设计了51个教师发展质量监控点和19项预警值,为教师成长画像,为职业发展领航,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三是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下放绩效工资分配权力,扩大部门二次分配权限,形成多劳多得、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教职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提供各项福利补贴,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教师推动改革发展的热情高涨。
打造师资综合提升平台
为高效能教师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推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以三级体系实现技能传承。出台《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方案》等3项专门文件,择优立项、年度考核、扶优扶强,形成包括1个国家级别、3个省级、9个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完善的三级体系。叱培洲技能大师工作室两次入选国家项目,曾宇翔、徐伟峰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省级项目。师带徒“手把手”培养青年教师36人,指导学生竞赛、技术比武等300人次,培训教师5000人次。
二是建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持续输出“陕铁经验”。与中铁一局等行业标杆企业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入选全国职业教育社会培训联盟理事单位,承接首届“职教国培”示范项目。依托“双高”专业群承接职业院校全国培训9项、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5项,面向全国200余所职业院校推广改革经验,培训工作得到参训人员高度评价。
三是夯实教师发展中心服务职能,成为教师“成长之家”。制定《教师发展标准》等相关文件,明确中心服务标准。邀请校内外大师名家,通过理实结合、点面结合、长短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年均开展教师培养培训500余场,形成校院两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培训体系。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56项,其中一等奖20项,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榜首。
(焦胜军 李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