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日《陕西日报》第3版题:在祖国的边疆,我更有用武之地 ——记陕铁职院毕业生贺琪
在祖国的边疆,我更有用武之地
——记陕铁职院毕业生贺琪
贺琪(左二)和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施工方案。 本报记者 郭妍摄
本报记者 郭妍
2021年春节刚过,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贺琪再次背起行囊来到喀喇昆仑高原深处,投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知不觉中,贺琪已在祖国边疆工作了8年。
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贺琪凭借优异的成绩和表现成功入职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因为工作出色,当时的他已是公司小有名气的技术骨干。然而,就在周围同事羡慕他时,贺琪却陷入了矛盾。
贺琪说:“在喧闹的城市中过着一眼看得到头的平凡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014年,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支援,公司决定从内部调配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贺琪主动请缨支持乌鲁木齐市地铁建设。
他说:“在祖国的边疆,我所学的知识更有用武之地,我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
贺琪如愿来到乌鲁木齐市地铁项目一线。为了实现首家开工,贺琪带领大家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多方沟通,完善手续,通宵达旦地工作是常事。2014年3月20日,地铁1号线开工仪式在他负责的2号竖井举行。
贺琪说:“越是基层,越能让人得到锻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地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每天要在40多米的隧道里作业十几个小时,略显黑暗的隧道内,能听到送风机发出的轰鸣声音。普通人很难适应这样潮湿阴暗的工作环境,可贺琪早已习惯。来到乌鲁木齐后,他迅速融入当地的工作与生活。
虽说已经有过两次地铁施工经验,但贺琪看到乌鲁木齐市地铁施工现场时,心里还是打起了鼓。乌鲁木齐市地铁全线穿越的地层为卵石层,土层任何松动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里无法使用盾构施工,在某些区域,隧道顶部与路面距离仅有4.5米,属于超浅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非常大。为解决这一难题,贺琪带领工作人员每天在隧道内工作七八个小时,观察施工中地层变化情况,总结了“先喷砼、留套管、打导管、重注浆”的十二字工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有效防止了坍塌现象。方法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应用,为项目节约成本891万元。
项目正式开工后,他利用参建深圳、南宁地铁标准化建设经验,结合乌鲁木齐市地铁的实际和特殊的地质条件,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探讨,最终把方便周边居民出行,保稳定、促安全作为施工的首要任务。在乌鲁木齐市快速公交专用通道(BRT)改移过程中,贺琪和工作人员采取“先建新站保留旧站,建好新站拆除旧站”的思路,1个月完成新的BRT车站修建,再全部拆除旧的BRT车站,既没有影响市民每日出行,同时也将地铁换乘站的施工工期提前了2个月。
工作至今,贺琪先后参建了襄渝铁路二线、深圳地铁3号线、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等国家大型工程的施工建设,荣获陕西省劳动竞赛标兵、中铁一局先进生产(工作)者、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入选2018年陕西高校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多年来,贺琪扎根施工一线,立足岗位锤炼技能,勤于实践磨炼意志,在地铁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践行母校“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吃苦奉献,拼搏争先。
“如何取舍、抉择,是青年们走上社会的第一场考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能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青年人应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中。”贺琪坚定地说,“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技能人才,我们应该发扬工匠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重任,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